纵观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近况
1、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将统一新设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为新型医疗耗材打通临床落地关键通道。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明确,第11批国家药品集采将优化价差计算锚点,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中选参考,直击医疗耗材行业低价内卷痛点。
2、市场表现活跃:医疗器械相关ETF表现亮眼,港股医疗ETF(159366)盘中涨超4.5%,成交额近6亿,微创医疗等多只成分股涨超5%。
3、国际合作加强:2025中国医学装备国际合作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以“医装联动全球 合作共创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人士参会。会上介绍了我国医疗装备发展成果正惠及全球,腔镜手术机器人等已出口多个国家及地区。
4、技术取得突破: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完成首例粒子胆道引流管置入术。该器械通过内置放射性碘-125粒子,同步实现胆汁引流与肿瘤内照射治疗,为胆道恶性肿瘤患者提供微创综合治疗方案。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联合体在其研发转化过程中发挥了核心枢纽作用。
5、政府采购政策调整:财政部决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采购人采购预算金额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时,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在履行法定程序后,应当排除欧盟企业(不包括在华欧资企业)参与,非欧盟企业提供的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占比不得超过项目合同总金额的50%。
6、行业标准优化:7月17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医疗器械分类调整有关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至8月16日。同时,废止《外科植入物金属材料第七部分》等3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旨在优化标准体系,提升科学性和适用性。